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大学生评教如何从失真到归真---基于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2)

时间:2015-10-16 09:24 点击:
评教共同目标是达成评教合作行动的必要前提。评教主体对评教共同目标的接受程度影响到他们的评教态度和评教行为,进而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只有评教的共同目标被学生和教师所理解和接受时,才能激起
  评教共同目标是达成评教合作行动的必要前提。评教主体对评教共同目标的接受程度影响到他们的评教态度和评教行为,进而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只有评教的共同目标被学生和教师所理解和接受时,才能激起他们的合作行动。因此,为了对评教目标达成共识,促进大学生评教从失真到归真,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构建评教主体合作参与的评教目标达成机制:首先,要确立发展为主、管理为辅的评教理念。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摒弃学生评教“止于考核奖惩教师”的传统观念,弱化其在人事管理中的控制性功能,强化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导向、诊断、激励和服务功能,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和帮扶机制,使学生评教活动成为促进教师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其次,要建立民主协商的评教目标决策机制。“组织目的的制定和实现目的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一般决策,应该是由大多数组织成员共同逻辑思考的结果”。[26]评教共同目标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对教学质量共同参与治理的过程。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建立利益相关者民主协商的评教目标决策机制,尊重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需求,赋予教师和学生在评教目标、评教标准和评教结果运用等方面民主决策的权力和机会,使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对评教目标达成意义的共享和共同的心理建构。再次,要营造上下欲同的教学质量文化氛围。组织文化能够提高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合法性的认同度。高校教育管理者要以“两个优先”为基本出发点,即与教师相比,学生优先;与管理人员相比,教师优先,以“三全”即全面、全员和全过程的质量意识为主要内容,营造和建设能够深入组织所有成员内心的教学质量文化,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评教旨在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共同目标的认同度。
  3.构建高效透明的评教信息沟通体系
  评教信息沟通是动态联接评教主体合作意愿和评教共同目标的桥梁。高效透明的评教信息沟通不仅能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评教共同目标的接受程度,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参与评教的合作意愿和合作行为,进而提高学生评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为促使大学生评教从失真到归真,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构建高效透明的评教信息沟通体系:
  首先,要对称配置评教信息。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采取多种措施使评教信息在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尽可能实现对称配置,力争减少或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在评教中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一方面要公开并宣传学生评教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和教师都能欣然接受评教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他们的评教动机,引导他们端正评教态度;另一方面,要公布评教的指标体系、实施方式、结果处理及运用等信息,广泛征求学生和教师意见,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其次,要强化评教结果反馈与互动。一方面要及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既要反馈定量得分和定性意见,还要反馈能综合反映教师教学状况的评价分析报告,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性建议。高校教育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学生座谈会、师生教学研讨会,师生网上互动平台和专家跟踪听课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与学生和专家及时沟通的渠道,同时建立评教质疑和申辩机制,为教师提供陈述意见的渠道。另一方面,要及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学生。为保护教师的隐私,只对获得优秀和合格等级教师的评教结果进行全面公开,对获得较差等级的教师的评教结果进行部分公开,只公布院系、年级、课程名称及得分或等级,不公布教师姓名。再次,要对评教结果进行元评价,并及时将元评价结论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反馈给每个学生。为了克服学生评教败德行为导致的评教误差,“从学生评教数据的离散度、相似度和均值等角度对评教数据进行再评价是必要的”。[27]这种元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依据学生权重计算教师的评教标准分,并确定效标;计算每个学生评教分数与效标的偏差度和离散度;依据偏差度和离散度,计算每个学生评教分数的权重值。
  【参考文献】
  [1][3][4][5][6][7][8][10][11][12][18][23][美]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王永贵,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13,51,45,57,59,61,95,117,124,95,58,96.
  [2][9][20][26]邹治平,刘艳红.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22,69,107,134.
  [13][19]邹小婷,刘波.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1,(6).
  [14][17][22]周继良.试论信息不对称与高等学校学生评教[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
  [15]吴国娟,温文君.参与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评教的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9).
  [16]胡媛.高校“学生评教”中主体的角色定位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21]李楠,杨河清.高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2).
  [24]王婉萍.教师对学生评教的抵触心态剖析及矫正[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25]别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27]马秀麟,衷克定.对学生评教信息再评价的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0,(1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